## 运行逻辑 1. 前后端约定一个共同的加密解密方式及密钥 2. 前端发出请求,将请求参数通过工具加密传递至后端 3. 后端对加密请求进行统一处理,使用约定好的解密方式与密钥进行参数解密 4. 后端解密后获得对应的参数、对象,然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5. 操作完毕返回到前端的时候,再次对返回参数进行数据加密 6. 前端获取到加密数据,使用约定好的解密方式与密钥进行解密 7. 前端解密后获得具体的对象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8. 这样一来,前后端操作都已经完全加密化,再加上token加持,就可以给一些重要的API提供强有力的安全支撑